音與樂之間

記載音樂治療的點點滴滴...

Name:
Location: Kuala Lumpur, Malaysia

Friday, January 12, 2001

聖誕節的聯想

剛過了聖誕節与新年﹐本地的氣氛不太濃厚﹐但總能聽到一些傳統式的節慶歌曲。聖誕節最常有的歌曲包括了Jingle Bell, Randolph the Red-nosed Deer 等等。每聽到這兩首歌曲﹐都會令我想起曾經進行過音樂治療的病人﹕A 。

A 是一位僅有廿歲的女生﹐天生智障﹐看上去只有十歲的她﹐氣力非常地大。當她發起脾氣來﹐也只有好几個人才能“制服”她。不會說話的她﹐卻聽得懂一些些廣東話﹐因為她的父母是中國人﹐移民到美國后生下有發展障礙的她﹐小時候家里都和她說廣東話。當周圍的同事与上司都了解到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能力后﹐都毫不猶豫地“推荐”這位女生予我。愛接受挑戰的我﹐仗著自己在吉隆坡混了這么多年﹐渾身解數地把廣東話套用在音樂治療里。雖然与她溝通用廣東話﹐同時也加插些英語﹐讓她自由地吸收她所能學習到的。見了她几次后﹐發現這個小妮子竟對打鼓這項玩意儿愛不釋手﹐每進到音樂治療室時﹐都會很自動自發地走到小鼓前﹐任敲任打﹐似乎要把所有世間對她的不公平和她心里所承受的委屈敲打出來。后來﹐我就以打鼓來當作一個獎賞﹐凡是碰到她表現良好時﹐我就讓她打敲。雖然對我來說似乎是一種折磨(聲量太大了)﹐對她而言卻可以看出來是一種莫大的滿足与快樂。這個音樂治療的過程里﹐她終于學會了DRUM這個詞﹐唯一遺憾的是她都會說成DUM。 對于鮮少開口的她﹐已是一個成就了。

JINGLE BELL 這首歌也是她的“經典”。記得每當到了她的生理周期時﹐她總會又哭又鬧﹐嚴重地還導致她瘋狂地猛叫自己的手部。每一位同事都嘗試了各種不同的方法﹐包括給她吃喝玩樂各種享受﹐但都無法阻止她自虐的行為。最后還是另一位音樂治療師發現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良藥”﹐就是拿著一個鈴子﹐對著她唱JINGLE BELL 這首歌。唱第一遍時﹐她依舊會在哭鬧﹔但第二遍時﹐她就已經由哭鬧變成抽泣﹔第三遍時﹐她便完全安靜了﹐雙眼盯著對方看﹔第四遍時﹐她已經在J'LE BELL J'LE BELL 地和對方一起唱。我是其中一位曾經目睹這項“奇跡”的人﹐當時的反應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目瞪口呆。當然﹐在場的人有很多﹐几乎有六七人﹐大家都無不稱讚音樂治療的力量。

因此﹐自此以后﹐每當遇上A 的生理周期時﹐大家都會引用這個方法來應對﹐然而﹐卻從來也沒有再奏效過。后來﹐我親自也試了一次﹐縱然A 能夠停止哭泣一些時候﹐但不到三分鐘﹐哭鬧聲又來了。可是﹐當那一位音樂治療師親自出馬時﹐A 卻能完完全全地被她“收服”。原因在那里呢﹖也許A 真的知道"原唱"与"翻唱"的差別吧﹗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