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與樂之間

記載音樂治療的點點滴滴...

Name:
Location: Kuala Lumpur, Malaysia

Friday, September 29, 2000

望我能增添她生命里的色彩...

烏溜溜的雙眼﹐粉白的臉蛋﹐再加上微卷的黑髮﹐一看就覺得她是個很漂亮的小女孩。年僅十六歲的她﹐卻有著和其他十六歲女生不一樣的人生。由于先天性的疾病﹐導致她一出生就不能像正常小孩般一樣地生活﹕她長年累月坐在輪椅上﹐四肢乏力﹐嘴部也不能合攏﹐不能言語﹐智商也停留在兩三歲的階段﹐甚至連呼吸也不能自主﹐要靠輔助器來協助她呼吸。縱然她有這么多的不幸﹐我總覺得她是一個很知足的小女孩。

我是個“路過”的人﹐不少人常常都可見到我推著一車的樂器﹐背著一把吉他在中心里逛來逛去。有一次剛巧來到她的病房前﹐她精神飽滿地坐在輪椅上﹐而她的好朋友就靠在床上﹐兩個人都用很好奇的眼光望著我。我走過去和她們打了打招呼﹐再告訴她們我是做“哪一行”的。當然我已習慣地自言自語﹐因為我不可能從她們身上拿到任何一絲的言語回應﹐但我卻從她們眼神和表情中看出她們很有興趣看看我的“八寶車”。于是﹐我便隨興地彈唱了一首“Puff the Magic Dragon”﹐唱畢沒有任何的掌聲或唱采﹐但我更珍惜的是她們報以我的那一個燦爛的笑容。就這樣我們三人有了第一次的“音樂治療”。

之后﹐我每個星期都會到那儿“報到”﹐和她們在一起的時候感覺非常充實。印象中她最喜歡的樂器是CABASA﹐一種用鐵鏈制成的南美洲樂器。她喜歡那種用CABASA在她身上按摩的感覺﹐冰冰冷冷的且發出清脆的“恰恰”聲音。每次和她作音樂治療﹐身邊的護士都可以感染到那種喜悅的氣氛。

使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有一天﹐我如常地到那里去﹐卻發現她臉色蒼白﹐無精打彩的樣子。我并沒有因為這樣而取消音樂治療﹐反而如同往昔地進行著。進行到中途時﹐她忽然全身抽搐﹐痛苦的表情全都表露在臉上。我知道是她的病發緣故﹐在一旁的護士也唯有輕聲細語地安慰她﹐希望能幫助她減輕一些痛楚。這時候﹐我唯有盡我的本份﹐彈了一首她很喜歡的歌--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給她聽。同時﹐護士和我兩個人都輕撫著她的手部﹐一起唱歌。過了一會儿﹐她終于恢复平靜的狀態﹐縱然可以看出她有多疲憊且痛苦﹐但她給予我們一個苦笑﹐似是感激我們為她做的一切。

在音樂治療中﹐對于一群嚴重的發展障礙病患著來說﹐無論他們的生理或心理都無法和我們相并行﹐我們唯有使用其他媒介如音樂去作為溝通的橋樑。也許您會問﹕“那音樂治療能在那一方面幫助他們呢﹖”若以這位小女孩來說﹐試問時時刻刻坐在輪椅上﹐有音樂來為她調劑身心﹐豈不是一個天大的享受嗎﹖因此﹐音樂治療除了可以促進生心理的健康之外﹐更強調的是提高生命的品質。無論是你﹐我﹐他﹐生命只有那么一次﹐而她比較不幸運﹐沒有能力來規劃自己的生活与人生﹐而我們音樂治療師能為她做的也僅有讓她感受她的生命里至少還有那么一點點的喜悅和精彩。

Friday, September 22, 2000

聽聽彈彈唱唱﹐抒我萬分情緒

音樂的力量是不容忽視的。無論音樂扮演的是主角抑或是配角﹐它所能發揮的效用有時候真令人都惊嘆不已。有否試過在某個環境下﹐某種氣氛里﹐聽到一首歌﹐讓您的心情翻騰﹐悸動的感覺頓時湧現出來﹐令您覺得那首歌不但触動您心底最隱密的地方﹐而且它亦牽動您的情緒線﹐使您的情緒都隨著音樂而起伏﹖如果您常聽音樂﹐常接触音樂﹐相信以上的這種經歷并不陌生。我碰到這種經驗的次數很頻繁﹐每次聽到一些曾經熟悉又動聽的歌曲﹐情緒不免會被影響﹔甚至有時候﹐會因彈奏某些歌曲而引起情緒上的波動。

為什么在聽到不同的歌曲時會有不同的感触呢﹖因為每個人經歷的事情都不一樣。舉個例子﹕我在美國時﹐由于极少機會接触中文流行歌曲﹐所以常常都在反复地聽著從家里或朋友所寄來的几張專輯。而現在﹐每當聽到這几張專輯的歌曲時﹐都會令我想起在美國的那一段日子﹔若換著是其他人﹐這几張專輯的歌曲對他們來說有著不同的意義和背景。再說﹐每一個人聽了一首曲子后的領略都不一樣﹐當然這有賴于個人的教育背景和過去經歷。拿一首時下流行的歌曲來說吧--周蕙的“約定”--作為例子﹕

你我約定 難過的往事不許提
也答應永遠都不讓對方擔心
要做快樂的自己 照顧自己
就算某天一個人孤寂

根據這段歌詞最后那一句“某天一個人孤寂”指的是這對情侶其中一人離開人間﹐抑或是他們分開呢﹖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詮釋﹐也沒有所謂的對与錯。在音樂治療里﹐無論您的詮釋是什么﹐音樂治療師都會尊重您的想法﹐因為在音樂治療的世界里﹐沒有對或錯﹐只是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

記得在美國和一群精神病患者進行音樂治療時﹐拿了The Sound of Music里的My Favourite Things 作為一個媒介﹐和他們討論与分享。小組里的七個組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當然過程中他們難免有些小爭執与不滿。從這個小小的音樂分享﹐他們卻逐漸明白且掌握了几個道理﹕組員應嘗試去尊重他人的想法﹐分享別人的喜悅与悲傷﹐繼而重建更鞏固的組員感情。

音樂可以成為人們的一個共同話題﹐喜歡同類音樂的人總會志同道合地談論著他們愛好的音樂及樂隊等等。之所以我們常常可以看見一群三五好友總愛拿著一把吉他﹐大家圍在一起就是彈彈唱唱﹐局外人是很難理解這其中的氣氛﹐但對于這几個好友來說﹐那段時光可是再美好不過了。

Friday, September 15, 2000

音樂治療簡介篇

曾几何時﹐有一首歌或一段音樂感動你呢﹖它就好像一個吸塵機﹐走進你心深處﹐清除各種雜念﹐讓你在“品嘗”它之后﹐有股脫俗清新的感覺。這就是音樂治療里的其中一項基礎--“凈化理倫”(CATHARSIS)。

但﹐你可要問了﹐什么是音樂治療﹖ 它看似簡單卻隱藏著許許多多的奧秘。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未文明﹐它已經存在著﹐只是我們并不為知。記錄片里看到的古代部落民族﹐當某個族民生病時﹐整個部落都圍在一起打鼓咿咿呀呀地唱著﹐說是要驅魔來治好他的病﹐這就是最早的音樂治療了。

而近代的音樂治療﹐始于廿世紀中。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軍人雖然在生理上獲得各種無微不至的照顧和療養﹐但在精神与心理嚴重受到長期戰爭的影響﹐終日活在壓力的夢厄中﹐紛紛患上精神病症。直到軍人自己提出音樂對他們的重要性﹐邀請音樂家來表演﹐才發展出這一套非常奧妙的音樂治療。從四十年代始﹐音樂治療就始始蓬勃發展﹐大專院校紛紛前后設立這項科系﹔而在1950年﹐美國音樂治療協會正式成立。

隨著這個協會的成立﹐音樂治療也有了明确的定義﹕經過音樂治療師的觀察和評估后﹐應用音樂來重建﹐維持或促進病人的生理或心理健康。不少的人會被市面上一些錯誤的資訊誤導﹕“巴哈的音樂可治糖尿病”﹐“柴可夫斯基的音樂可治憂郁症”﹐“搖滾音樂有弊于身心?不宜多聽”等等。試問若真為如此﹐那音樂可不變魔法了﹖我們為什么還須要培育這么多的醫生﹖

舉几個例子來說﹕一些中風后的病人可透過音樂治療師特別設計的音樂活動來重建肢体上的活動性﹐使那些乏味的運動在加上音樂后變得樂趣無窮。情緒有障礙的當事人也可通過歌曲掌握自己的情緒﹐再以寫歌的活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行化療的癌症病人可以在進行化療時﹐接受音樂治療來減輕化療時所承受的痛楚。產婦也可利用音樂治療在產前時配合呼吸運動一起進行﹐在生產時利用音樂治療來讓生產過程更順利﹐也同時可預防產后抑郁症。除了以上所提之外﹐音樂治療也适用于老人痴呆症﹐精神病症﹐自閉症﹐各種發展障礙﹐終末疾症﹐特殊儿童﹐青少年﹐醫學上的輔助﹐罪犯﹐壓力管理等等。 音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了。

音樂治療也已在歐美國家逐漸受到重視并廣泛地推介﹔而在亞洲一帶﹐日本和韓國是音樂治療的先鋒。因此﹐在我國馬來西亞﹐也是時候大力推廣音樂治療﹐讓本地人民有機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