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與樂之間

記載音樂治療的點點滴滴...

Name:
Location: Kuala Lumpur, Malaysia

Friday, September 21, 2001

從音樂情緒反應看生活

先請看看以下的形容詞:
高興, 傷心, 興奮, 憂慮, 緊張, 輕松, 痛苦, 失落, 沮喪, 失望, 生氣, 憤怒, 滿足, 委屈, 害怕, 沉重, 恐怖, 平靜.
相信你不會對這些形容心情的詞感到陌生吧, 反而應該有能力告訴其他人這些形容詞的意思. 如果要用言語來表達它們的意思, 我想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但如果要選擇以下其中一種樂器(比如錢鼓, 手鈴, 小鼓, 沙球, 鐵琴, 吉他, 鋼琴, 口琴, 木笛, 哨子等等)來"彈"出這些心情, 你是否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呢? 心里會不會一直問說怎么"彈"呢? 許多人會絞盡腦汁地去思考該選什么樂器, 選了之后該怎么彈. 思考得越多, 就越不曉得怎么下手了.
那天帶領著一群小學生在玩以上的這個活動時﹐發生了許多小插曲﹐得以讓我深思。一個女學生拿到“生氣”這張卡片時﹐便自告奮勇地要出來“表演”一番。她拿了錢鼓﹐非常謹慎地敲了几下﹔于是一位男同學便立即爆出一句﹕“都不像的﹗”頓時女同學臉一陣紅﹐很委屈的樣子。這短短的四個字--都不像的--馬上讓我心沉了下來﹐原來自小我們的孩子就被“熏陶”說生氣要有生氣的樣子﹐生氣一定要有爆炸式的氣氛。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在建立起對情緒的一個標準。選擇靜靜且慢慢地將心里的生氣表達出來﹐原來是不受認同的。難怪有時候﹐在面對著犯規了的小朋友說我很生氣他的行為﹐他竟然用一種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原來他的心里在懷疑我跟他開玩笑。我們的社會“教導”了我們生氣時不選擇用平靜的語氣來表達﹐而“必須”用火藥味极重的語氣來發泄。
有另一個男同學在拿到“委屈”的卡片時﹐在選了一個樂器后站在大家面前先閉上眼睛﹐大概過了三秒的時間才“彈”出他的“委屈”。他是唯一一個閉上眼睛的﹐我問他為什么﹐他說要先去感覺才能“彈”得真實。我被他的答案震憾了一下﹐同時也覺得很慚愧﹐因為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里的問題是“我有多久沒有閉上眼睛﹐好好地去感覺自己的心里﹖”就連三秒的時間﹐我也無法做到﹐這同學的答案正如當頭捧喝﹐敲醒了我。忙碌的生活原來讓人迷失自己﹐失去自我﹐整顆心就像一粒氣球﹐飄得很遠很高卻忘了如何照顧自己﹐脆弱的只需要一根針就能將它粉碎。
有一組同學拿到“滿足”的卡片﹐要求我換另一張給他們。我不明白﹐后來才知道他們認為要彈出“滿足”的感覺非常困難﹐我想了很久﹐“滿足”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是不是太高了﹖問他們知道滿足是什么﹐似乎沒有人回答﹐要他們用滿足造一個句子﹐也沒有下文。是不是現在的生活安定和舒适﹐使到我們不再用“滿足”這個詞﹐甚至不曉得如何去感覺這份滿足﹖
以上几個小插曲引發我想起了種種﹐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感﹐甚至是更深的感触呢﹖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