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與樂之間

記載音樂治療的點點滴滴...

Name:
Location: Kuala Lumpur, Malaysia

Friday, September 07, 2001

回到原點

那天在和另一音樂治療師在一項展銷會上設立了一個音樂治療攤位﹐旨在推廣音樂治療﹐我們倆都希望能讓大眾了解到底音樂治療是怎樣的一回事。和其他攤位不一樣的就是我們并沒有銷售任何產品﹐攤位上只擺了一些有關音樂治療的資料。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群﹐我們決定播放一些輕柔音樂﹐沒想到竟真的吸引了一些人﹐更沒想到他們一走到我們面前﹐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在賣什么CD﹖”﹐“我時常頭痛﹐你們音樂治療是不是有什么CD可以治頭痛呢﹖”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我們都常碰到﹐可是還是忍不住得先深呼吸一下﹐才作出回答。向他們解釋了一番后﹐他們似乎恍然大悟﹐接著再問﹕“那我如果需要音樂治療﹐你們會讓我聽什么音樂呢﹖”聽了這樣的問題﹐又得再深呼吸一次﹐再次的告訴他們音樂治療不是聽音樂。
也許接触音樂治療有一段時間了﹐以為只要稍微解釋﹐別人都會聽懂。后來發現原來自己的解說實在太含糊了﹐不清不楚的。所以這一次還要再次強調音樂治療不只是聽音樂。
很自然地﹐一說到音樂﹐大家第一個直覺就是聽音樂﹐喜歡唱歌的人也許還會聯想到歌唱﹔會彈奏樂器的人會聯想到演奏。其實何只這么簡單﹖凡和音樂可以扯上關系的活動都可以列入音樂治療中的一部份﹐例如音樂与動作﹐音樂游戲﹐音樂冥想﹐音樂畫畫﹐歌詞分析﹐詞曲創作﹐音樂聯想﹐音樂与精神松馳﹐即席彈奏﹐音樂寫故事等等﹐再加上唱歌﹐聽音樂﹐還有彈奏樂器﹐可說是包羅萬象。這些不同種類的活動在音樂治療的過程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各有各的功用。除了被動式的聽音樂之外﹐其他活動都是鼓勵主動式的參与。這就是許多人都誤解的﹐以為音樂治療只有被動式的聽音樂﹐其實主動式的參与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效﹐讓當事人体驗每個活動里的過程﹐引導當事人作出适當的改善。
乍看之下也許又有產生誤解了﹐這些活動如果讓一個完全沒有音樂背景的人參与﹐怎么行得通呢﹖看著這些活動的名稱﹐可能真的會嚇倒人﹐可是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音樂治療師。音樂治療師就會隨著當事者的音樂背景与他配合。所以有無音樂背景并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接受音樂治療。
還有些會以為音樂治療是教導音樂﹐是音樂教育不同的可能是音樂治療是教導一些比較“特別”的人士﹐例如有殘缺或智障的。這其實也是一個大誤解﹐音樂治療根本不是音樂教育。在音樂治療里﹐我們從不教有關音樂的知識﹐甚至有時候﹐也不會刻意去強求當事者要用正确的方法彈奏樂器。記得有人曾說﹕音樂治療里的音樂﹐是沒有所謂的對還是錯﹐因為主要目的不是在于培養當事者成為音樂家﹐而是在于增進他的生心理健康。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