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與樂之間

記載音樂治療的點點滴滴...

Name:
Location: Kuala Lumpur, Malaysia

Friday, September 28, 2001

他的玩具車和自動豎琴

他帶著一副厚厚的眼鏡, 長得并不高, 走路時總是慢條斯理. 就因為他視力不好, 所以走得特別慢, 也因此常常喜歡用手去感覺周遭的一切. 雖然已經四十几歲了, 他依然童心未泯, 手上總愛抓住小小的玩具車, 也許是一種安全感吧. 他, 先天性弱智, 不會傷人, 但一旦發起牌氣來, 可是會有不可想像的后果. 他非常喜歡拍打別人的肩膀, 而且還是由輕而重, 至少三下, 最后的一次通常是最重最痛的. 我首次見他時, 第一個感覺是有點噁心, 因為他總愛用沾滿口水的雙手來碰人. 他同樣地也愛拍打我的肩膀, 常常會痛入肺腑, 所以我必須學會在他拍的第一下和第二下時趕快逃離他的 "魔掌" , 不然就得受苦好几天. 由于他的視力問題, 大家一致都認為他對于聽覺享受該會特別喜歡, 因此就讓他加入我音樂治療小組中的其中一組.
他剛來的前几次, 我都快瘋掉了, 因為他把整個小組搞得一團糟. 第一次, 他照樣地將沾滿口水的手貼在同伴的手臂上, 惹怒其他組員; 第二次, 他非常用力地敲著錢鼓, 极大的聲量使到同伴們high起來, 跟著一起喧鬧;第三次, 他不知怎的尿尿在褲子, 費了我几十分鐘替他清理. 他連續几次搞了破壞, 我真的有點惱了, 在盤算著究竟要把他留下還是 "踢他出局" . 結果就采用了一個月的試用期, 看看他的表現. 在這一個月中, 他依然故我, 愛騷亂其他組員, 甚至有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態度, 但卻有几次讓我對他刮目相看. 每當我在彈著自動豎琴(autoharp)時, 他用耳朵伏在琴上方, 很用心地在聆聽著優美的聲音. 后來我堅持要他自己彈, 他因為太喜歡自動豎琴的聲音, 所以連平日最愛的玩具車也忍心放下, 專心用手撥弄琴弦. 這就是令我滿意的第一步了.因為每當要讓他放下心愛的玩具車時, 他總會大發雷霆, 沒想到自動豎琴能令他心甘情願且自動地放下玩具車,實在是太棒了. 除了自動豎琴之外, 他最愛的樂器還有雨棒, 每當我將雨棒放在他耳邊上下轉動時, 他一副陶醉在其中的樣子, 不但不騷擾其他組員, 而且連他自己也安靜下來了. 另外他也愛錢鼓, 一拿起錢鼓時, 就拼了命似的大力敲打, 雖然他會影響到其他組員, 但后來我卻發現在敲打之后, 他變得溫和一些, 連平時拍打別人肩膀的力度也減輕了不少, 可能是因為都把力氣在敲打錢鼓中使完出來了. 基于以上這几個他在音樂治療里受惠的理由, 我說服了自己, 讓他繼續留在音樂治療小組中. 再過了几次的治療后, 他在治療中可以完全不顧玩具車的存在, 很自在地和我及其他組員敲敲彈彈, 很快活的樣子. 更有趣的是他已被 "訓練" 成一走進音樂治療室中, 就會把玩具車放在一個桌面上, 到了我們唱畢再見歌時, 他才將玩具車又抓在手中. 這是我對他最滿意的其中一項進展.
可惜, 由于一些預想不到的因素, 使到他迫不得已得離開我的小組. 無論如何, 雖然他只是進行了短短的几次治療, 但音樂治療對他的幫助還是有目共睹的.

Friday, September 21, 2001

從音樂情緒反應看生活

先請看看以下的形容詞:
高興, 傷心, 興奮, 憂慮, 緊張, 輕松, 痛苦, 失落, 沮喪, 失望, 生氣, 憤怒, 滿足, 委屈, 害怕, 沉重, 恐怖, 平靜.
相信你不會對這些形容心情的詞感到陌生吧, 反而應該有能力告訴其他人這些形容詞的意思. 如果要用言語來表達它們的意思, 我想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但如果要選擇以下其中一種樂器(比如錢鼓, 手鈴, 小鼓, 沙球, 鐵琴, 吉他, 鋼琴, 口琴, 木笛, 哨子等等)來"彈"出這些心情, 你是否有種不知所措的感覺呢? 心里會不會一直問說怎么"彈"呢? 許多人會絞盡腦汁地去思考該選什么樂器, 選了之后該怎么彈. 思考得越多, 就越不曉得怎么下手了.
那天帶領著一群小學生在玩以上的這個活動時﹐發生了許多小插曲﹐得以讓我深思。一個女學生拿到“生氣”這張卡片時﹐便自告奮勇地要出來“表演”一番。她拿了錢鼓﹐非常謹慎地敲了几下﹔于是一位男同學便立即爆出一句﹕“都不像的﹗”頓時女同學臉一陣紅﹐很委屈的樣子。這短短的四個字--都不像的--馬上讓我心沉了下來﹐原來自小我們的孩子就被“熏陶”說生氣要有生氣的樣子﹐生氣一定要有爆炸式的氣氛。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在建立起對情緒的一個標準。選擇靜靜且慢慢地將心里的生氣表達出來﹐原來是不受認同的。難怪有時候﹐在面對著犯規了的小朋友說我很生氣他的行為﹐他竟然用一種疑惑的眼神看著我﹐原來他的心里在懷疑我跟他開玩笑。我們的社會“教導”了我們生氣時不選擇用平靜的語氣來表達﹐而“必須”用火藥味极重的語氣來發泄。
有另一個男同學在拿到“委屈”的卡片時﹐在選了一個樂器后站在大家面前先閉上眼睛﹐大概過了三秒的時間才“彈”出他的“委屈”。他是唯一一個閉上眼睛的﹐我問他為什么﹐他說要先去感覺才能“彈”得真實。我被他的答案震憾了一下﹐同時也覺得很慚愧﹐因為第一個出現在我腦海里的問題是“我有多久沒有閉上眼睛﹐好好地去感覺自己的心里﹖”就連三秒的時間﹐我也無法做到﹐這同學的答案正如當頭捧喝﹐敲醒了我。忙碌的生活原來讓人迷失自己﹐失去自我﹐整顆心就像一粒氣球﹐飄得很遠很高卻忘了如何照顧自己﹐脆弱的只需要一根針就能將它粉碎。
有一組同學拿到“滿足”的卡片﹐要求我換另一張給他們。我不明白﹐后來才知道他們認為要彈出“滿足”的感覺非常困難﹐我想了很久﹐“滿足”對于小學生來說﹐難度是不是太高了﹖問他們知道滿足是什么﹐似乎沒有人回答﹐要他們用滿足造一個句子﹐也沒有下文。是不是現在的生活安定和舒适﹐使到我們不再用“滿足”這個詞﹐甚至不曉得如何去感覺這份滿足﹖
以上几個小插曲引發我想起了種種﹐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同感﹐甚至是更深的感触呢﹖

Friday, September 07, 2001

回到原點

那天在和另一音樂治療師在一項展銷會上設立了一個音樂治療攤位﹐旨在推廣音樂治療﹐我們倆都希望能讓大眾了解到底音樂治療是怎樣的一回事。和其他攤位不一樣的就是我們并沒有銷售任何產品﹐攤位上只擺了一些有關音樂治療的資料。為了吸引更多的人群﹐我們決定播放一些輕柔音樂﹐沒想到竟真的吸引了一些人﹐更沒想到他們一走到我們面前﹐劈頭第一句話就是“你們在賣什么CD﹖”﹐“我時常頭痛﹐你們音樂治療是不是有什么CD可以治頭痛呢﹖”等問題。雖然這些問題我們都常碰到﹐可是還是忍不住得先深呼吸一下﹐才作出回答。向他們解釋了一番后﹐他們似乎恍然大悟﹐接著再問﹕“那我如果需要音樂治療﹐你們會讓我聽什么音樂呢﹖”聽了這樣的問題﹐又得再深呼吸一次﹐再次的告訴他們音樂治療不是聽音樂。
也許接触音樂治療有一段時間了﹐以為只要稍微解釋﹐別人都會聽懂。后來發現原來自己的解說實在太含糊了﹐不清不楚的。所以這一次還要再次強調音樂治療不只是聽音樂。
很自然地﹐一說到音樂﹐大家第一個直覺就是聽音樂﹐喜歡唱歌的人也許還會聯想到歌唱﹔會彈奏樂器的人會聯想到演奏。其實何只這么簡單﹖凡和音樂可以扯上關系的活動都可以列入音樂治療中的一部份﹐例如音樂与動作﹐音樂游戲﹐音樂冥想﹐音樂畫畫﹐歌詞分析﹐詞曲創作﹐音樂聯想﹐音樂与精神松馳﹐即席彈奏﹐音樂寫故事等等﹐再加上唱歌﹐聽音樂﹐還有彈奏樂器﹐可說是包羅萬象。這些不同種類的活動在音樂治療的過程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各有各的功用。除了被動式的聽音樂之外﹐其他活動都是鼓勵主動式的參与。這就是許多人都誤解的﹐以為音樂治療只有被動式的聽音樂﹐其實主動式的參与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效﹐讓當事人体驗每個活動里的過程﹐引導當事人作出适當的改善。
乍看之下也許又有產生誤解了﹐這些活動如果讓一個完全沒有音樂背景的人參与﹐怎么行得通呢﹖看著這些活動的名稱﹐可能真的會嚇倒人﹐可是這就是為什么我們需要音樂治療師。音樂治療師就會隨著當事者的音樂背景与他配合。所以有無音樂背景并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能接受音樂治療。
還有些會以為音樂治療是教導音樂﹐是音樂教育不同的可能是音樂治療是教導一些比較“特別”的人士﹐例如有殘缺或智障的。這其實也是一個大誤解﹐音樂治療根本不是音樂教育。在音樂治療里﹐我們從不教有關音樂的知識﹐甚至有時候﹐也不會刻意去強求當事者要用正确的方法彈奏樂器。記得有人曾說﹕音樂治療里的音樂﹐是沒有所謂的對還是錯﹐因為主要目的不是在于培養當事者成為音樂家﹐而是在于增進他的生心理健康。